Project Type: 溝通 / 數位整合
Category: Branding / Exhibition / Total Experience
Client: 巨大集團
Agency: 卡爾吉特
Year: 2020
Location: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Category: Branding / Exhibition / Total Experience
Client: 巨大集團
Agency: 卡爾吉特
Year: 2020
Location: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Cycling Culture Museum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由巨大集團興建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於 2020 年正式揭幕啟用,此為全世界第一座融合自行車文化與數位體驗的博物館,廣達 1100 坪,共設有 8 個展覽廳,以宏觀視野,從歷史出發,透過沿革、科學、工藝、情境、人因,乃至於城市政策等多種角度,具象傳遞自行車文化的各式樣貌,循序漸進地將自行車文化介紹給全世界。
由於博物館的量體巨大,且乘載內容豐富而深遠,為了妥善的在空間中鋪陳不同維度的資訊,需要從品牌的眼光出發,以通透的觀點爬梳觀展體驗。叁式團隊因此獲得卡爾吉特的邀約,成為詮釋全館數位體驗的團隊。我們將從使用者體驗出發、揉合科技與美學,透過數量龐然可觀的互動設計、裝置設計、動態設計與沉浸式體驗劇場,期許來訪的遊客們得以進入自行車文化的世界。
兼容文化推廣
與品牌觀點的設計語言
一間講述自行車文化的博物館,在大眾認知中,會直覺的聯想,搜羅各式古今車種、整理過去發展的歷史軌跡等,似乎一切與「過往、車」不脫關係;但透過數位科技的加入,得以將光譜拉向「未來、人」,將參觀體驗更趨個人化、參與性與打開感官。我們企圖極大化數位特質,揉合內容與身體感知,進行一趟自行車文化的觀展旅程。
在過往,自行車被僅僅視為一種代步工具。然而如今在通勤工具不斷汰換窮追猛趕的現代,騎乘自行車早已不只是移動的手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透過踩踏發生的種種人際互動、自我挑戰,甚至是透過騎行實踐生活哲學的延伸,自行車提供了一個適當的速度,為人們提供一個不疾不徐的生活提案。
延續這樣的初衷,我們希望在經歷完全館的體驗之後,能深刻的被自行車的文化所渲染,並從中得到對於生活方式的反思。
在過往,自行車被僅僅視為一種代步工具。然而如今在通勤工具不斷汰換窮追猛趕的現代,騎乘自行車早已不只是移動的手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透過踩踏發生的種種人際互動、自我挑戰,甚至是透過騎行實踐生活哲學的延伸,自行車提供了一個適當的速度,為人們提供一個不疾不徐的生活提案。
延續這樣的初衷,我們希望在經歷完全館的體驗之後,能深刻的被自行車的文化所渲染,並從中得到對於生活方式的反思。
從數位體驗出發的流程
有別以往感官導向的數位體驗,這次的任務需整合空間敘事,內容溝通以及品牌詮釋,且必須滿足各種不同需求與喜好的族群。團隊對於館方與各式觀眾必須要進行更深刻的同理,定義出較為通盤且全面的策略,並驗證體驗的詮釋符合設定主軸。此次我們啟用了 Design Thinking 與 UX 流程,在龐大且複雜的任務中確保「創新中的良好體驗」。
見證自行車的
誕生與崛起
時光廊道 Hall of Circular History
在走入自行車博物館的大門,穿越黑暗的廊道之後,靜佇眼前的是生產於 1817 年的第一輛可轉向雙輪車。要完整地見證自行車 200 多年的歷史,我們從這裡開始娓娓談起。為了講述這段歷史,我們將全廳規畫成一條循序漸進的故事軸,經典款自行車上方的牆面都化作投影幕,透過動態影像與燈光的引導,遊客們可以親睹百年來自行車的發展脈絡,一步步見證它們如何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展廳的四周也建置著一座座透過旋鈕觀覽的互動機台,藉由不斷地滾動,推進著歷史的演進。
將自行車逐步拆解細分
的學習過程
科學與工藝 Science & Techonologies
現代自行車的樣貌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
在見證了自行車的發展歷史之後,觀眾對於它們在歷史上扮演的角色已有初步的認知,但是為什麼自行車利用兩個輪子,就能保持平衡且快速前進?它們的材質、車架、車輪及各類零件等等都是如何決定的?這一廳的任務,便是帶領觀眾從摸索著基礎物理、直至材質的選擇、工藝的轉變,未來流行趨勢,甚至讓觀眾親自參與新款車架的設計,學習自行車的設計是如何從一個個微小的決策影響著騎乘的世界。
要訴說這些相對生硬冷澀的科技,除了將各種知識攤開在觀眾眼前,勢必有更加寓教於樂的方法,互動設計便在此發揮它極大的優勢。我們嘗試不只是將知識趣味化、平易化,而是引導觀眾從「觸摸」體驗到材質的差異,從「拉動」感受到騎乘斜坡造成的阻力,從「風動」真實見識空氣對於車架產生的風阻,從「透視」看見車架製作的嚴謹結構,從「轉動」感受不同齒盤的差異,甚至是讓觀眾自行從頭設計一組車架,並上傳給電腦分析結構,由淺入深的理解自行車世界的基礎科學。
參與國際賽事的競賽殿堂
競賽殿堂 Road Racing Palace
自行車的流行來自於專業競賽的發展,從公路環法賽開始,自行車跳脫代步框架,成為了主流運動。公路自行車選手使勁全力、爆發體力,結合夥伴間的團體力量或運用策略,每秒間衝刺決勝關鍵。透過 VR 騎乘體驗,透過「模擬任務」的設定,讓觀眾以最置身其中的方式感受賽事強度與情境,進而理解規則與觀賽樂趣。
置身其中的山林體驗
山林騎跡 Mountain Biking
在眾多自行車的種類中,Mountain Bike(登山車)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族群。所謂的登山車只是越野車的支項,其實整個體系還包含了:越野登山車、場地越野車、多功能越野車,甚至更有針對下坡比賽專用的下坡越野車。在此廳中,觀眾得以體驗職業車手穿梭山林、坡度攀爬、高速俯衝的奔馳快感,多樣的登山車運動,越野、林道、下坡,考驗著登山車騎士的耐力、專注力及操縱技巧,騎乘當下的全神貫注,享受自由穿梭曠野山林間的順暢。
量身打造的人本設計
騎創自我 Right Ride
自行車與個人之間的關係,每個人的身材、個性與喜好都是獨一無二,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你、我,究竟如何選擇一輛適合的自行車?而除了通勤之外,是否還有有其他方式、工具、路徑,還能開拓更多的自行車騎乘樂趣。
打造一個
自行車友善的城市
城市悠遊 Bike-Friendly City
從都市環境的視角出發,我們該如何打造一個屬於自行車友善的城市?考量道路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交通工具轉乘、自行車交通法規的設立等,除了政府的用心規劃,需要所有人一同創造,創造人車共享的友善環境。
為此,我們設計多座深入淺出的互動展區,從自行車的用路禮儀、行車安全距離、正確的自行車手勢,直到介紹世界上各大自行車友善的城市為舉例,以巨大的自行車友善城市的模型總結。觀眾們可以操作模型上的介面呼喚小自行車,帶來與自行車有關的各種大數據,包含環境氣候、社會經濟、時間與空間、能源與資源等。
在展區的結尾,我們安置了三座問卷互動機台,以是非、選擇、問答的方式,收集所有來到博物館的觀眾們的意見,以海量的答案為大數據,給公部門在未來規劃自行車友善城市時的參考。
沈浸包覆的五感劇院
未來騎想
經歷一系列博物館的體驗後,在自行車旅程的最末,我們需要給觀眾一個回顧性的總結,讓他們有亟欲體驗騎上自行車的情緒;為此我們打造了八分鐘的沈浸式劇場,透過影像、聲音、風流、氣味與互動設計,包覆地模擬騎行的速度感、生活感與馳騁感,打造自行車文化的各種面貌。
用喜歡的速度向前
談到打造博物館的初心,巨大集團創辦人劉金標先生曾說:「希望它啟動大家對於騎行和探索的熱情,並扮演最好的嚮導」,我們相信這無疑是眾多車友對於自行車文化的極大願望。
不過自行車文化探索館的目標對象不只是車友,而是所有有機會更了解自行車、喜歡上自行車、進而愛上自行車的大眾們。自行車早已不只是移動工具的一種選擇,更是人們情感的夥伴,各種人際互動、自我挑戰,甚或是尋找生命的自我實現,自行車提供了一個適當的速度。
至此,自行車文化已躍然紙上,透過理解經由感受,我們希望經由這趟旅程,在未來你可以納入其中一種情境於生活中,透過自己的腳,用自己喜歡的速度前進。
不過自行車文化探索館的目標對象不只是車友,而是所有有機會更了解自行車、喜歡上自行車、進而愛上自行車的大眾們。自行車早已不只是移動工具的一種選擇,更是人們情感的夥伴,各種人際互動、自我挑戰,甚或是尋找生命的自我實現,自行車提供了一個適當的速度。
至此,自行車文化已躍然紙上,透過理解經由感受,我們希望經由這趟旅程,在未來你可以納入其中一種情境於生活中,透過自己的腳,用自己喜歡的速度前進。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互動視覺設計、技術統整:叁式有限公司
客戶:巨大集團
代理商:卡爾吉特
專案管理:劉威利
製作人:楊家豪
創意總監:曾煒傑
藝術總監:何庭安
技術總監:吳思蔚
硬體總監:賴柏榕
程式開發設計:吳思蔚、陳韋安、楊家豪、莊欣慈
創意企劃:曾煒傑、劉威利、曹家寧
視覺設計:江家伶、顏晧真、黃偉哲、何庭安、吳克軍、曹家寧、王蓓恩、吳欣鎂、張立薇、彭子軒
視覺協力:紀昀、張玉典、余孟軒、楊承勳、林姿吟、劉怡聖、蕪花菓創意、黃翰麒、吳汶茜
使用者介面設計:何庭安、江家伶、顏晧真、黃偉哲、曹家寧、王蓓恩
影像團隊:波谷影片有限公司(王詮勝、鄭鈺馨、林惠萍、陳若雅、楊凱琪、李婉甄、胡世山、紅隼影像、龍飛、李廷騏、陳星豪、張育甄、杜詩仁、宏達數位、鴻臣影視、張董工作室、遇見未來、張博暉、陳韶華、意象影像)、問紀有限公司、陳定南、李旻薐
動畫設計:顏晧真、何庭安、江家伶、黃偉哲、MIXCODE(柯鈞譯、李孟栩、林芷君、朱韻璇、曾子庭、薛會宇、林俞萍、江道欣、陳安)、深淵、鄭琪馨、張玉典
技術執行:賴柏榕、張存宇、李亭諭
機構設計執行:賴柏榕、邱梁鈞、黃彥翔、楊傑文、林家蔚、穀米機工廠、東煥科技、藝科資訊工作室、鴻匠科技、鋒瑩鐵材、澄宇空間藝術、趙偉森
進場協力:吳雨青、楊傑文、林家蔚、宋佳芸、吳欣鎂、李亭諭、呂承翰、張立薇
投影機工程:青田系統科技
音響系統工程:上經緯系統科技
燈光設計:陳大再
音樂和音效設計:樂福樓商行、黃鎮洋、有自己的錄音室、Ń7ä
口白人聲:謝佳璋、郭蔓萱、任書欣、王超盟
使用者體驗顧問:吳丹文
文案翻譯:黃楀洋
空間執行:卡爾吉特
影像紀錄:張伯瑞、蔡孟庭、游宗原、梁發侃、許員福、陳俊偉、莊定一
特別感謝:宋伊婕、王宏煒、呂雅筑、呂妙盈、許芳境、何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