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案作品         關於叁式        最近消息        徵求夥伴       聯絡我們 




En



︎︎︎ 返回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全館設計




第五廳:山林體驗 Mountain Biking



置身其中的山林體驗


在眾多自行車的種類中,Mountain Bike(登山車)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族群。所謂的登山車只是越野車的支項,其實整個體系還包含了:越野登山車、場地越野車、多功能越野車,甚至更有針對下坡比賽專用的下坡越野車。在此廳中,觀眾得以體驗職業車手穿梭山林、坡度攀爬、高速俯衝的奔馳快感,多樣的登山車運動,越野、林道、下坡,考驗著登山車騎士的耐力、專注力及操縱技巧,騎乘當下的全神貫注,享受自由穿梭曠野山林間的順暢。






翻山越嶺的
體驗設計

開門見山


有別於一般的自行車,登山車(Mountain Bike)的出現將人們從原本單純侷限於城市內或城市間的交通活動進而帶入山林之間,使人們能接近自然、延伸視野,將簡單的交通工具轉換成多功能的休閒運動工具。 為了讓大眾快速了解登山車上山下海(其實沒有下海,但找不到更好的成語)的韌性,我們準備了一連串的影片,遊客透過開門的瞬間,便會看見門後各種地貌與奇景,並隨著第一人稱的視角穿梭於山林原野間;只要遊客關閉與再次開啟門扇,又會看見新一輪的山色與風景,體驗到登山車遨遊四海(依然沒有海,將就一下)。

為了達成此瞬間切換的效果,團隊在門後安裝了巨大無縫的螢幕,並在螢幕四周架設鏡面空間,以達到打開門後看見一片新天地的錯視效果;並且在門旁設置了開門感測系統,只要系統透過紅外線偵測到門閥有任何動作,微動開關就會連結到主機,並瞬間切換螢幕上的影片,速度之快使遊客享受到使用任意門飛天遁地的體驗。


設計示意圖與成品 Mockup & Design Result





深入林中


有別於一般觀看圖、文、影片的觀戰模式,我們認為登山車的刺激與挑戰是難以單純透過描述、影像或音樂便能輕易傳達的;為使遊客可以達到共感,在第五廳的正中央我們設置了一座模擬登山車挑戰的機械自行車,當遊客入座並按下啟動鈕之後,腳下的自行車便會讀取它之前在山林下坡衝刺的震動數據,並重新在現場再現一次,藉由機械的牽引與前輪氣動閥產生搖晃與震動,讓遊客如親臨現場版、極盡可能的還原登山車的震撼體驗。

為了提供這個挑戰遊戲最真實的體驗,團隊不希望只是隨意地晃動自行車,而是引用實際自行車在下坡段的衝刺數據,因此我們邀請了國尿之名登山車教練 Ian 為我們實地騎乘,並選擇了軍艦岩(一個很厲害的岩)作為實戰場地,我們在現場的車上加裝了動態感測器與攝影機,藉此錄下億一人稱視角的影像,以及實時完全同步的三軸加速度,毫無掩飾的還原在現場的騎乘挑戰中。

值得補充的一點是,雖然我們意圖「盡可能」的還原馳騁山中的樂趣,但刺激與危險只有一線之隔,由於安全考量,我們仍然調整在安全與大眾尚能接受的範圍內;而為了遊客的接受程度著想,我們在體驗流程中也追加了緊急停止機制,倘若遊客感到暈眩或過於刺激,只要再次按下啟動鈕,裝置便會立刻停止,讓遊客可以安全的下車離開。

裝置示意圖 Mockup


介面示意圖 Styleframes


設計成品 Final Result




留影紀念


誰到了新地方不會想留點紀念?而登山車又是難能可貴無法再複製的新體驗。

作為此樓層的第一站,館方在此區追加了一處帥氣留影的機會,遊客們可以走進由綠幕搭建而成的虛擬攝影棚,透過連續拍攝的照片即時合成在荒野影像之中,遊客們將留下自己帥氣飛躍峽谷的英姿(或是其他千奇百怪的姿勢)隨遊客自己決定,並在體驗結束之後提供下載連結讓遊客留作紀念。

為了達成此即時合成的任務,團隊架設了一輛全黑色霧面的車輛,以和綠幕背景做出區隔,並且使用快速連拍的影像製造出時間凝結的意象(類似作法可參照駭客任務的 Bullet Time 方法),達到從荒野山谷之中一瞬飛躍的視覺效果。


裝置示意圖 Mockup


介面示意圖 Styleframes


設計成品 Final Result






︎︎︎ 返回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全館設計